瑯嶠 ~
古早時代ㄟ恆春是叫做『瑯嶠』,本來是排灣族語的音譯,瑯嶠的字義有幾種解釋,其中比較廣泛的說法是指一種蘭花科的植物名,也就是說恆春在古時候是一座蘭花城。

清同治年間 ~ 1874年,日本派兵攻打台灣與原住民發生激戰,引起牡丹社事件,清政府指派欽差大臣沈葆禎巡撫琅橋,沈葆禎到達時發現這裡地勢相當雄偉,進可攻退可守,因此上奏朝廷請准築城,以防敵人來侵。沈葆楨並且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
平日沈葆楨常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當他看到這廣大的田園物產豐富,漁牧發達,終年溫和,秋冬二季仍然林木茂盛,美景如畫,四季如春,因此改名為恆春,這就是恆春的由來。


恆春古城是目前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古城城牆因為時代演進以及市區發展等原因,幾乎已經都被拆除不復存在,但是留下的四個城門到現在還算完整,而且已經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北門 ~
來恆春多次,倒是一直沒去過北門,這次也不例外,下次來一定要去看看。

南門 ~
四個城門中以南門最容易被發現,從恆春鎮後往墾丁方線前進,過恆春警察局不遠即可發現南門圓環,城牆早已經被拆除看不到,這個圓環是恆春鎮內重要的交通輻輳地。

東門 ~
就位於恆春往滿州200縣道上,城門、城牆、砲台及砲孔還算保存得相當完整,幾年前來的時候這裡幾乎成為附近居民的野放養雞場,這次經過發現已經整理的相當乾淨、停車場等公共設施也完善,值得停下來登上城牆漫步,遠眺三台山,這裡也是恆春古城最佳拍照地點。

西門 ~
拜七番地之賜,西門應該算是最熱門、最多旅客造訪的城門。
西門位於西門路、中山路、中正路交叉路口附近,中山路恆春老街上,古早時候是恆春地區最主要的商業區,目前只剩下一小截城垛及門洞,窄小的門洞只能容納小客車通行。
附近的猴洞山石牌公園有個停車場可以停車,幾個免費的停車格靠運氣了。

四個城門,只有在西門停下來,南門跟東門都只是開車經過而已,為什麼要特別在西門停留呢?簡單啦,只是想看看西門另外一邊,也就是中型巴士過不來的那一邊 ~~ 有看過電影的應該知道我在說啥囉。
DSC_0293.jpg

只能容許小客車通過的西門,中型巴士當然過不去。
DSC_0302.jpg 

勇士之珠、孔雀之珠...
DSC_0304.jpg

逛完了西門,我們轉往東門朝出火特別景觀區前進。在來西門之前,是有經過水蛙的機車行,就在進南門之前。看到好多人按圖索驥,在恆春鎮內尋找海角七番號的各個景點,小朋友們對這些沒有太多的興趣,麥斯也是經過看看就可以了,所以都是開車經過沒有想要下來拍照。

出火 ~
又名鬼火位於恆春東門城外往佳樂水途中的公路左側,從東門往出火開車只需要幾分鐘既可抵達。
恆春縣誌(山川篇)記載,三台山之左,火移徒無定處,然相處不遠耳。冬春有,夏秋無,砂土皆青黯色。出火的地質為墾丁層(泥岩層),泥岩層的裂隙多,火苗會到處游移,早期的出火地點並非現址,而是中油公司探勘油氣鑽井後才移到現址。夏秋雨季時,裂隙常受阻塞,因此秋冬乾季時出火現象較為壯觀。其成因是地底的天然氣沿著岩層的裂隙冒出地面,點火後燃燒所形成。

出火特別景觀區,現在已經納入墾丁國家公園風景區的管理,有個很大的停車場,停車免費、參觀也免費。
DSC_0321.jpg

從停車場旁的階梯下去不遠就可以看到出火的奇特景觀。
DSC_0319.jpg 

遠觀之出火景觀區,不少的遊客。
DSC_0320.jpg

最奇特的景觀,從地底冒出來的無名火,火終年累月的燒著,似乎永不停熄。
DSC_0312.jpg
DSC_0316.jpg

這大概是最不好的示範了,讓小孩子單獨的蹲在旁邊玩火,誰又能料到也許這火是無名、是亂竄的呢....
DSC_0308.jpg

還有就是這個。後來才曉得她在烤玉米,而她的同伴拿著爆米花等著要繼續...這國家級的奇特景觀可能是絕無僅有的,卻淪落到任由遊客來此烤玉米,有禁止的告示牌ㄟ...小孩不懂事也就算了,連這些年輕的大人都無視於告示牌的禁止,讓人看了覺得難過。
DSC_0313.jpg

恆春縣誌記載的出火成因。
DSC_0311.jpg

既然在往滿州鄉的路上,那就去找一下友子阿嬤的家吧。不難找,進入滿州鄉後就在大馬路旁,鄉公所的對面。

已經不是免費供遊客參觀了,根據門口所貼的紅字條 ~ 入內參觀清潔費每人 20 元,是還好啦,沒有說一定要入內參觀的強烈慾望,所以開車逛過一圈就離開了,連拍照也省了。

就沿著這條路經過佳樂水回墾丁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麥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