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做的埋頭苦幹,玩樂要玩的不亦樂乎。
不知道打哪兒聽來的這一句話,雖然自認工作的時候並沒有時時刻刻的埋頭苦幹,但是在玩樂時肯定是玩的不亦樂呼。

成都到上里古鎮
從成都住宿的寬庭客棧出發,光是經過市區要上成雅高速路就花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導遊小張(導遊姓張,名鈞,後來大家都稱他小張)說成都的私家車輛成長平均是大約每個月五、六百輛掛牌上路,最多可以到一個月一千輛的新車掛牌。當初在廈門時對於廈門的私家車輛是以一個月一千輛的速度成長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成都竟然比廈門還厲害,難怪市區裡到處塞車、處處堵車。

車堵人、人擠車,天空都是灰濛濛的,瞧不見藍天,驚聲尖叫的刺耳喇叭聲不斷,過馬路要各憑本事,交通號誌僅供參考,這就是對成都市區簡單的印象。

雙向四線道的成雅高速路路況倒是相當不錯。下了成雅高速路,經過雅安,沒有停留直接往上里古鎮,一個不在預計行程表裡的古鎮。

雅安,導遊說雅安又被稱作雨城,因為這裡經常下雨、長年濕潤,它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常常一會兒還陽光照耀,忽然間一片雲彩飄過來,便大雨傾盆或陰雨綿綿,只是坐車經過,無緣細細品味這雨城的風貌。

上里古鎮 ~ 又名羅繩
大約中午十二點多來到離雅安大約30公里遠的上里古鎮,在古時候是南方絲綢之路、巴蜀通往外界的重要關隘,據說大約是在明朝時候開始發展,然後到清代時人口越聚越多,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四川省其中一個最具有文化歷史的古鎮。當時以楊、陳、張、許、韓為五大家族。然而現今,上里古鎮這個地名相較於四川聞名的景點,對多數人來說可能是很陌生的。
DSC_5605.jpg  

韓家大院
是古鎮裡聲名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座深宅大院,康熙年間開始建造,一直到到光年間才完成,是韓氏祖先為官時所建的私人宅院。目前尚有韓氏子孫居住期間。
DSC_5489.jpg  

古鎮的建築藝術
明清時代的吊腳樓設計,採用全木頭式的建築,屋頂的結構設計方便居民在屋簷下避雨。欣賞古鎮的建築藝術,可以見證歷史所遺留下來的軌跡。
DSC_5582.jpg  

最能夠凸顯古鎮風味的,莫過於清代開始出現的幾座古橋。為了方便居民撐船過河,這些古橋以拱形石橋為主,幾乎佈滿全鎮。
DSC_5482.jpg DSC_5567.jpg DSC_5584.jpg  

二仙橋
二仙橋的由來,相傳是當初橋建好後,地方仕紳都想過來搭橋命名,可是有兩個乞丐堵住去路,硬是不給大家通過,後來這兩個乞丐跳入河裡變成兩塊大石頭,大家認為他們是神仙的化身,所以就把橋命名為二仙橋。故事是真、是假,稗官野史,也許就是傳說吧。
DSC_5538.jpg
DSC_5534.jpg     

或許這是任何一個古鎮的宿命,濃厚的商業氣息,往往伴隨著觀光人潮而至,讓擁有歷史遺跡的古鎮夾雜在新舊的矛盾中。在江南的周庄、朱家角如此,遠在四川的上里也逃不過古鎮現代化的命運。
DSC_5588.jpg
DSC_5486.jpg

別想如此的多,砌一壺好茶,三五好友傍河而坐,潺潺水聲,這半日浮閒足以洗滌終日翻滾於都市塵囂中疲憊的心靈。
DSC_5586.jpg  
DSC_5518.jpg   

少油、少鹽、不放味精,不加花椒、少辣椒。 ~~ 經典名句,餐餐必播。
DSC_5494.jpg

午膳的木樓客棧,細心的導遊特地交代廚房師傅 ~ 少油、少鹽、不加味精...我看這下子廚師都不曉得要怎麼做菜了!
這一整排的臘肉,挺吸引過往旅客的目光,幾乎成了店招。
DSC_5495.jpg  

第一次看到用螞蟻泡的藥酒,只是不敢嘗試。
DSC_5507.jpg 

薑汁豆花好吃,冰豆花、熱豆花也不賴,加辣椒醬的豆花可是大姑娘上花轎,生平頭一次見識到。還是習慣甜的豆花。
DSC_5509.jpg  

取景的新人,牆裡牆外,有人後悔想往牆外跑,可也還是有人拼命的想望牆裏頭擠,這一來一往的辛酸苦辣、幸福與否,也只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DSC_5510.jpg  
DSC_5593.jpg  

離開上里古鎮,繼續往下走,今天的目的地將會是寶興縣。
Day 1.jpg  
DSC_5559.jpg  
DSC_5544.jpg

更多上里古鎮的相片。

arrow
arrow

    麥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