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635.jpg  
這相片是後來下山的時候照的,仔細看到有一座橋嗎?河對岸的馬路就是省道 S303,左轉過橋直上中路古碉樓群。

抵達丹巴前,我們先轉往中路,欣賞另外這裡相當著名的古碉樓群,順便用午餐。從 S303 有叉路上山,要收費,一個人要 RMB 20 元,小張說本來是不收費的。道路往中路古碉樓群是僅容一部車通行的山路,又彎又陡,司機師傅說是第一次來這裡,路況不熟,真擔心他的駕駛技術。幾個急彎後,看著越來越高的我們,暫時放下忐忑的心。

從這山谷穿過來,道路繼續沿著河谷,我們就跟著河、過橋到中路,這河就是小金川。中路鄉村落集中就坐落於小金川東岸山坡半山腰的一個開闊平地上,與墨爾多神山隔小金川相望。
DSC_6625.jpg  
DSC_6634.jpg  

考古學家曾經在中路這裡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生活遺址、戰國時代的古石棺葬群等,所以推估中路鄉的最早歷史應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東坡藏家 ~ 中路人口文化博覽園。
DSC_6506.jpg DSC_6509.jpg DSC_6512.jpg DSC_6513.jpg  

一進入這博覽園區,眼睛為之一亮,就被眼前的美景給新引住。嘉絨藏族的民居碉樓有黃、有黑、有白,各色相間的碉樓寨房隱隱約約分布在紅黃交錯著翡翠般的樹叢之中,寧靜如詩般的田園襯托下,恍忽間竟有一種踏入仙境的感覺。
 DSC_6514.jpg DSC_6516.jpg 

這裡的石碉大多是石木結構,現存的石碉樓最早建於漢代,距今2000余年,最遲的石雕建築是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的時候。碉樓從外觀和造型上分有三角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七類。從功能上分有戰碉、通訊預警碉、土司官寨碉、寨碉、家碉、界碉和風水碉等。這裡最有意思也最多的是家碉,家碉是由一戶或幾戶友好鄰居,或幾家近親血緣親屬,為了自身的安全而緊靠住房附近建造的碉。   
DSC_6541.jpg DSC_6543.jpg  

數量相當眾多的碉樓、宗教建筑以及坐落在山腰上的村寨一起構成一個非常顯著的文化景觀。 
DSC_6559.jpg  

午餐的菜色,清一色的辣、麻。這是當地飲食的習慣,唯一能入口下飯的是還好有一到豆乾炒肉絲。
DSC_6528.jpg 
DSC_6531.jpg

涼拌麻辣魚腥草 (魚腥草,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截兒根,客家話稱之狗貼耳,在分類學上屬雙子葉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屬,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在四川,也叫豬鼻拱,除了利用根莖,做涼拌菜或炒菜之外,還將葉子當做蔬菜。),既然是涼拌,顧名思義,肯定是有一股腥味,頭一次嘗試,難以下嚥,但這當涼拌菜可是當地人的最愛。
DSC_6529.jpg     

吃完午餐後,大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在這裡閒逛、照相,就相中一座古碉樓前進,反正能走多遠就走多遠,沒有預期的目標。總之,在預定離開這裡的時間回來就好了。
DSC_6550.jpg

繞著蜿蜒的山路小徑往山腰走,有點爬山的感覺。獨自一人,在這山林小徑裡亂竄,應該是不會迷路吧。
DSC_6562.jpg DSC_6564.jpg  

沿途見識不少古碉樓,可惜其他的同伴沒有跟來,彭哥和 Winky 就不知道逛到哪兒去了。
DSC_6569.jpg DSC_6572.jpg  
DSC_6582.jpg DSC_6589.jpg DSC_6599.jpg  

這大太陽雖然沒有溫度,可是也走得滿身汗。時間差不多了,在這裡回頭。
DSC_6612.jpg  

這個在拉薩的時候見識過,太陽能煮水器,挺好用的,綠色能源,效率又高。咱家裡不知道可不可以也裝一套?
 DSC_6620.jpg  
DSC_6622.jpg  

我沒迷路,準時回到集合地。可是 Winky 卻迷了方向,後來還是託當地人的指引才回到這裡。

離開這裡下山,往丹巴前進。

奇怪了,從離開日隆就說要去丹巴,到現在還在說要去丹巴。

這次真的要去丹巴了。

丹巴縣(藏語:rong-brag),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人口約7萬(2000年),縣城海拔1800米,著名的景點有美人谷、黨嶺、古碉等。這裡是中國古碉樓最集中、也是數量最多的地方,有千雕古國的美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路古碉樓 小金川 丹巴
    全站熱搜

    麥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