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建於南北朝時梁天監年 間(大約西元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太宗時代高僧寒山、 拾得曾在這裡修行,所以更名「寒山寺」。寺曾經數次重建,現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後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人運走,下落不明,至八十年代中日交好後才獲送還。寒山寺寺院坐東朝西,占地的約1.06万平方米。前立照牆,嵌石刻「寒山寺」三大字。 

蘇州寒山寺,因張繼《楓橋夜泊》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蜚聲中外。 

「寒山寺」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其間曾多次燬於戰火,明清時期幾經興廢,現存寺宇多為清光緒、宣統年間所重建,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甚多,有岳飛、唐伯虎、董其昌、康有為、張繼詩等人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廡殿(偏殿)、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鐘閣等;寒山寺每年都有一百二十多萬遊客參觀,絕大多數都是為尋找「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 但近年新建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普明寶塔」,雖已成為楓橋景區的標誌性建築,但卻讓寒山寺缺少了一份古味!


寒山寺參觀劵 RMB 20 元


          普明寶塔




 法堂,是塔院的主殿,是名師高僧宣經論法的場所。



「江村橋」在寒山寺前,與楓橋南北相對,現存花崗石單孔石橋係清康熙四十五年重建,同治六年重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麥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